• 加载中...
  •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扫一扫
宁夏高校

2016年宁夏大学科研工作崭露西部一流“范儿”

时间:2017年01月20日 信息来源:宁夏大学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宁夏大学“西部一流”建设启动之年。这一年,我校科学研究工作取得诸多历史性好成绩,表现出十足的西部一流“范儿”,实现了十三五“开门红”。

2016年,全校有126篇学术论文被SCI、EI、CPCIS三大检索系统收录,1篇论文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3篇论文进入3%,1项成果入选哲学社会科学文库。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与回族研究院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首批来源智库(2016-2018年度)名单。

2016年,学校科研项目经费、数量均创历史新高,科研立项总经费2亿元,较2015年翻了一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资助68项,全国高校排名140名;国家社科基金获资助23项,全国排名58位。

2016年,省部共建“煤炭高效利用与绿色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功通过国家科技部组织的专家论证,一举实现了宁夏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零”的突破。

2016年,全校申报专利103项,增长110%;获授权60项,增长13%;获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6项,增长7%;获批地方标准8项。西夏学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史金波教授、陈育宁教授分别主持的《西夏文大词典》、《西夏多元文化及其历史地位研究》两项课题,获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这是学校首次获得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我校首次承担的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专项、谢应忠教授主持的“宁夏东部风沙区退化植被恢复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田军仓教授、贺生云教授共同主持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西部生态城镇与绿色建筑技术集成研究与工程示范”,张维江教授主持的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宁南山区坝系水资源联合调度及高效利用研究”项目建立了主要作物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和坝系水资源联合调度及高效利用技术监测评价体系,并对坝系水资源联合调度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机制进行了研究,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16年,水稻新品种“宁粳51号”完成成果产业化推广,实现项目成果当年结题、当年鉴定、当年转化。盐碱地改良技术、节水技术与设备等技术成果转化至阿拉伯国家,实现我区首次技术贸易出口。

2017年,学校将积极探索科研特区政策制定、科研组织模式创新、科研分类评价等科技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加强科学研究,优化平台布局,产出高质量成果,强化成果转化,开展广泛的协同创新,提升学校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能力,为西部一流大学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上一篇:我校召开一流学科建设研讨会
下一篇:宁夏大学2016年十大新闻
(作者:佚名 编辑:成人高考)
相关新闻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